『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小溪惊得目瞪口呆,她万万没有想到大姐的胆子竟然如此之大,说杀就杀,毫不手软。
她这人虽然也有些胆量,但却从不杀生,家里的鸡鸭一直都是相公来宰杀,后来搬去镇上,便是来福他们几个操刀。
大姐若是男人,那绝对是个性格豪爽的人,肯定特别受姑娘家的青睐。
“家茹啊!娘听说刘家昨天捕了不少鱼,要不咱去买两条?”吴婆婆总觉得只有一只鸡似乎有点寒酸。
“是吗?那您去吧!记得买两条大的回来,要是有小鱼也捎带一些,相公喜欢吃炸鱼干。”
听了婆婆的话,陈家茹忙不迭地点头,表示赞同,弟弟弟媳大老远过来,饭食可不能太寒碜。
“好好好,顺便再去李家看看有没有豆腐。”吴婆婆回屋洗完手,就端着个盆兴高采烈地出了院子。
“大姐,我来帮你吧!”小溪可不是个懒人,也不习惯去别人家让人伺候。
“不用,你把咱们明睿照顾好就行。大老远过来的,哪能让你动手。要是让外人瞧见了,还不得笑掉大牙。”
陈家茹提着母鸡,大步流星地往屋里走去,准备去烧水褪鸡毛。
小溪则抱着孩子回到房间,此时郎舅二人正热火朝天地聊着如何经营铺子的事情。
“相公,你帮我照看一下明睿,我去厨房给大姐帮帮忙。”说着,小溪就将小儿子塞进了陈家旺的怀中。
“嗯!你去吧!我来照顾儿子。”陈家旺瞧了瞧胖乎乎的小儿子,情不自禁地在他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宝贝,娘亲要去帮姑姑做饭,我们明睿最听话了,对不对?”
听到小溪要去厨房帮忙,吴少杰急忙出言阻止,他可是听说小舅子家有专门做饭的婆子,他怎能让小溪去厨房当苦力。
“哪有让客人下厨的道理,你大姐干活特别麻利,她一个人就可以,弟妹还是留下照看明睿吧!”
“无妨的大姐夫,我在家亦做家务的。”话落,小溪便抬脚去了外屋。她掀开锅盖,便开始往里面舀水。
见此情形,陈家茹急忙上前阻拦,“弟妹,大姐自己来便可,你若是实在闲不住,就去院中照看那两个孩子吧!厨房里烟熏火燎的,一会再把衣裳给弄脏了。”
小溪却坚定地摇了摇头,说道:“大姐无需担忧,有白芷和黑娃在,孩子们根本不用我操心。”
她对两人有着绝对的信任,只因她们对明轩和婉宁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宁愿自己受伤,也决不会让兄妹俩受到丝毫伤害。
“嗯!那两人看上去就沉稳可靠,你别看我们村子不大,但民风淳朴,只有几个极个别的村民不讨喜,确实不用忧心。”
陈家茹将老母鸡扔进盆子里,就开始往灶膛里添柴,并取出火折子点燃。那动作可谓是一气呵成。
两人在厨房里有说有笑地忙碌着,得知娘家初八搬家,陈家茹颇感惊讶,没想到房子竟然这么快就建完了。
她盘算着将铺子的事宜安排妥当后,就回娘家一趟,毕竟距离初八也不过短短五日了。
听闻明轩和婉宁喜爱吃鸡蛋糕,她立刻去篓子里拿出几个鸡蛋,轻轻地打在碗中。
而这边去买鱼的吴婆婆也来到了李家大门外,“她婶子在家吗?”
正在房中做针线活的李家婆媳,听到外面的动静,匆匆走了出来,当看到来人时,不禁有些诧异。
主要是吴婆婆年纪轻轻便守寡,为了避嫌,她宛如深闺中的女子般,极少出门,久而久之便养成了深居简出的习惯。
也就最近几年,她才与关系较好的几个村民,偶尔有所往来。
李婆婆满眼笑意,“是老嫂子啊!你可是稀客啊,今日登门,想必是有事吧!”她可不相信对方会无缘无故过来串门。
吴婆婆微微颔首,轻声说道:“的确有事,我听闻你家老大昨日撒网捕了不少鱼,今日家中有客人,就想买几条,不知是否还有剩余?”
“哦!原来如此!我儿昨日确实捕了些鱼,不过那些大鱼已经卖完了,现在仅有小鱼还有剩余,老嫂子你要吗?不过将其炸成小鱼干,倒是极为合适,用来招待客人,也不错。”
得知吴婆婆的来意,老太太直接告诉她大鱼已经卖完了。
这些小鱼,她本是打算留作自家吃的,只因老头子对小鱼干情有独钟。
但为了多挣些钱财,一直都舍不得自己吃。今日又恰逢是老头子的生辰。
但当她得知吴婆婆的来意后,突然改变了主意,决定将小鱼给卖了,反正儿子今日又在河中下了笼子,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收获,到时留下一些便是,还新鲜。
一听没有大鱼,吴婆婆的脸上瞬间浮现出失望之色。
李婆子一眼便洞察到了她眼中的落寞,在一旁劝慰道:“你家这是来了何等重要的客人呀!甭管是大鱼还是小鱼,还不都是鱼,普通人家连鱼都舍不得买呢!你能特意过来买鱼款待他,已经是很不错了,难道还要挑肥拣瘦不成?”
“来的不是旁人,是我儿媳的亲弟弟,他家境殷实,开有好几家店铺,还种了不少药材,什么山珍海味没品尝过,家中也没啥能拿得出手的菜品,就寻思着这鱼还算不错,便想买两条大的,哎!罢了,你给我称二斤小鱼吧!”言罢,吴婆婆不禁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哎呀!以前怎未听闻少杰他小舅子如此能耐?那你们咋不向他借点银子,将那房子好好拾掇拾掇,也免得阴雨天房屋漏雨。”
李婆子本就是个心直口快之人,有啥便说啥,也未多想,便噼里啪啦一顿输出。
“嗯!我们少杰的那几个小舅子,皆有各自的营生,他们也曾言借我们银子做本钱,奈何他们小两口不同意,总觉借钱做买卖心中不踏实。不过,日后我们家也无需再修房子了。”
一想到很快便能搬到镇上去,日后每日都能瞧见两个孙子,吴婆婆便喜不自禁,仿佛那心都要飞起来了。
“不修房子是何意?莫不是你们要举家搬迁?”李婆婆闻听此言,不禁满脸狐疑,那眼睛瞪得如铜铃一般。
“还真被你给猜中了,我儿媳妇她弟弟今日过来,就是送房契的,他们在镇上给我们家茹购置了一间铺子,我们用不了多久就要搬去镇上了。”
吴婆婆本非那张扬之人,奈何往昔有太多人瞧她不起,时常欺凌他们这孤儿寡母,这般说,也不过是想借李婆子之口,将此事传出去罢了。
“是吗?那你日后可就享福喽,只需端坐于那铺子里收钱便可,也算是苦尽甘来啊!我咋就没这般好的亲戚呢!”
李婆婆眼中满是艳羡之色,不禁让她想到了儿媳的那几个娘家兄弟,不是酒鬼就是懒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