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扶贫综艺下乡,我的才华藏不住了周景元杨铁柱 > 第631章 《如愿》出海,杀穿东亚!

我的书架

第631章 《如愿》出海,杀穿东亚!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二天,周灏原本以为那位张公子会过来报到,结果证明是他想多了。

压根就没出门。

周灏倒也不急,反正耗着呗。

到时候没钱过日子了,自然而然就会老实的。

老张这一手断银根玩得是真狠,明显就是动真格了。

这会儿没来倒也挺好,周灏有足够的时间好好考虑,怎么安排这位张公子的工作计划。

让他老老实实坐下来学习,那几乎是天方夜谭。

连老张亲自言传身教,他都不屑于认真听讲。

周灏还没自恋到,认为自己的人格魅力能胜过老张。

所以最现实的,还是把他丢出去历练……最好还是让他自己单开一个剧组,免得他去霍霍别人的工作。

既然是让他单开练手的,那么成本肯定得够低,即便最后亏了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思考了好半天,他才终于想到了一个合适的项目,随即立刻开始新建文档写了起来……

次日,张公子依然没有出现。

周灏也依然不急,直接把剧本往抽屉里一锁,继续琢磨春晚节目的事情。

第三天,张公子依然没来。

在这两人暗中较劲的时候,国庆档的“加时赛”也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两家的票房都在继续下滑,但是《传承》的下滑幅度明显要小得多。

进入十一月后,《立国之战》的单日票房只能勉强维持在千万门槛上,而《传承》的单日票房依然稳居两千万档位,偶尔还能摸一摸三千万的屁股……

两者的总票房差距,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点一点被吞噬消磨。

如果照这个态势下去,《传承》的总票房反超基本没有任何悬念。

现在《传承》面对的唯一敌人,就是时间。

因为延期密钥只给了25天,《传承》要在这期间抹消四五亿的票房差距,难度是非常大的。

而如今整个电影圈的人,都在关注着这场加时赛,期待着最后的结果。

有史以来最激烈的国庆档厮杀,最后的冠军注定将会载入史册!

在歌坛领域,随着许凌月要开演唱会的消息大规模流传开,《如愿》的销量也再度被刺激了起来。

同一时间,企鹅音乐也正式打通了《如愿》的其他市场——港台、东南亚、棒国、日国、甚至还有毛子……整个环华夏地区,都开始聆听许凌月的天籁之声。

虽然除了港台和东南亚,其他地区的人并不懂汉语,但好的音乐是可以跨越语言阻隔的。

华丽的词曲配上许凌月的神仙演绎,瞬间就征服了无数人!

如果在日国棒国这些地方,《如愿》只属于小众的话,那么在港台和东南亚地区,这张专辑掀起的风暴足以让人瞠目结舌!

以这些地方有限的市场规模,竟然在短短一星期内贡献了超过三百万份的销量!

要知道在内地的主场,这张专辑的累计销量也才破九百万而已!

这还是在电影人气反哺的情况下达成的!

更离谱的是,在实体唱片行业日落西山的时代,《如愿》的实体版竟然在这些地方卖出去七十多万张!

这个数据的惊人程度,基本可以跟《传承》的票房数据有的一拼了。

十年,整整十年,港台东南亚都没有卖过这么多的实体唱片!

而这年头还愿意买实体唱片的大多只有一种可能——收藏。

你的东西要足够好,能有经受时间考验的潜力,才会具有收藏价值。

那些所谓的网络神曲哪怕热度上天,也不会有人愿意刻盘收藏,因为它不配。

这个数据,也侧面证明了《如愿》的质量有多顶。

不少港台音乐人更是在采访时无奈直言——《如愿》这张专辑的出现,基本意味着港台流行乐统治内地市场的结束。

港台新生代的音乐人和歌手,已经没有一个能和许凌月碰一碰的了。

未来的时间,将会是华夏音乐反攻港台市场了。

甚至有可能,还会反攻到日韩甚至更远的地方……

这话要是别人说的,国内的“觉醒青年”们高低得出来吐口唾沫,再来两句阴阳怪气的嘲讽。

“华夏音乐落后欧美至少二十年!”

“反攻欧美?就凭那些弱智的口水歌?”

“还想反攻欧美?你能不能先打赢港台音乐?”

“现实点吧,距离日国音乐都差了十条街,还跟欧美比?”

可现在这话出自港台的“干爹”们之口,这些觉醒青年们愣是被憋得说不出话来。

忠孝两难全,不好说啊!

但不管他们认不认可,《如愿》的现象级效应已经是既定事实。

销量、热度、话题度、风向效应……不管从什么维度看,这都是一张划时代的神专。

用国内音乐圈某位前辈的话来说:“这张专辑来得很是时候,在全民进入快餐化娱乐的时代,这张专辑用叫好又叫座的表现证明了一件事——市场并不会辜负认真做内容的人,只要你有才有态度,大家依然会用实打实的消费来回馈你的努力!”

“从专业层面来说,这张专辑的风格化特征也将会是划时代的,我敢断言,它将引领新一波的曲风模仿秀……”

其实都已经不用等以后,在《如愿》爆火后没几天,各个平台上就已经冒出来一大堆模仿者了。

有人模仿许凌月的唱腔,有人用调音器模仿他的声线,也有人模仿那些歌曲的曲风……

嗯,说好听了那叫模仿,说难听了其实就是缝合高仿。

从几首原曲里面截出几段经典的和弦,然后用软件缝合在一起,最后填上一些无病呻吟的歌词……OK,创作完成。

这种裁缝手法几乎完美避开了版权法所规定的抄袭红线,而且又不用动脑子自己写歌,安全又高效。

在《如愿》爆红之后的半个月,各个短视频平台上就已经冒出一大堆“许凌月LIKE”的歌手了。

周灏和许凌月虽然也觉得有点不爽,但还真拿他们没办法……

反正在这帮人眼里,“法无禁止皆可胡作非为”,什么礼义廉耻都不如捞钱重要。

而就在《如愿》开始在整个东亚市场大杀四方时,许凌月却忽然接到了一个意外之极的邀请。

日国那边,竟然想邀请她参加红白歌会!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