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70章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除了文治,李隆基在武功方面也颇有建树。】
【因为在他即位之前,唐朝内斗激烈无暇顾及边境。】
【突厥、契丹不仅侵占了西域的碎叶、庭州,北方的云州和辽西的十二州,还时时骚扰陇右、河北等地的百姓。】
【公元723年,李隆基采宰相张说之谏,裁天下边防军三分之一,改府兵制为募兵制。】
【从关内招募到军士十二万人,充当卫士。这就是“长从宿卫”,也叫做“长征健儿”】
【如此,各地民夫再也不用轮流戍边,能安心发展农耕。】
【如此,许多逃户应征从军,解决了生计问题,同时缓和了府兵与逃户之间的矛盾。】
【而士兵长驻各地,利于加强训练,提高战力。】
……
大唐。
李世民捻着胡须若有所思。
裁兵?
让士兵解甲归田?
不能说错,因为都是大好的青壮年。
府兵是兵农合一,平时在家种地,遇到战争就自己准备装备随军出征。
这种制度最大的好处就是国家不用养兵,财政负担小。
但是,最大的坏处就是府兵本身负担太重了。
就像武周那般。
战争越来越多,到了战场府兵很可能有去无回。
就算在战争中侥幸活下来也已经没多少时间种地了。
地种不好,家里自然越来越穷,穷到一定程度,只好把地卖掉。
但卖了地又拿什么去买装备呢?
所以这就成了恶性循环,谁都不愿意当府兵了。
李世民沉思着。
府兵制维持不下去,不如花钱雇人当兵。
只要规定好身体条件,不管是什么出身、经历。
只要愿意来当兵就行。
这样一来,当兵就不是义务而是一份职业。
既然当兵能养家糊口,那肯定有人愿意从事这,也就不愁没兵。
再严格选拔一番,那素质定会比已经溃败的府兵制里的府兵要强。
这是个好办法。
毕竟田就那么多,除非往外打,边打边屯。
但现在的情况是民生刚有好转……
……
大宋·真宗时期
兵贵精,不贵多。
赵恒不懂兵事,但他也知道这个道理。
那些将领整天念叨增兵,无非是为他们自己考虑。
一方面,侵吞配给士兵的物资。
另一方面,也想要白白使唤这些士兵,哪里是出于巩固边防的需要!
本来就用不了这么多兵,更何况盟约已立,更不用那么多兵了。
让这些士兵回家种田才对,农业才是国家的根本!
……
【为了增加军事力量,李隆基颁布《练兵诏》令西北重镇增加兵员,加强训练。】
【任命太仆卿王毛仲为内外闲厩使,全力负责军用马匹的供应,使短缺的马匹及时得到了补充。】
【同时在西北和黄河以北地区大力发展屯田,扩大屯田范围,增加粮食产量,解决军粮短缺。】
【为了更好统治周边民族和巩固边境,在边地设置十大兵镇,由节度使镇守。】
……
天幕上。
头戴冕旒的帝王高坐宝座之上。
殿下文武群臣俱俯首肃穆叩拜。
镜头似飞鹰衔枚般自唐宫内划过。
顺着五十丈宽,可以容下八辆马车并驾齐驱的朱雀大街向长安外飞去。
越过三三两两的吆喝声。
越过嬉笑打闹的花灯满街。
越过络绎不绝的车水马龙。
大明宫上,阳光洒在金色的屋顶上,绚烂夺目。
映着金色的大唐疆域如一卷丝绸悠悠荡开。
似一滴彩绘落入江河。
大唐南至越南北部,北至俄罗斯内。
西到乌兹别克斯坦,东到吉林通化。
一帧一帧的展现出独属于盛世大唐的华彩。
……
【公元717年起,唐军陆续收复了沦陷十七年的营州等十三州。】
【派遣王忠嗣攻灭后突厥汗国,降服长城以北的拔也古、同罗、回纥等国,恢复了安北都护府,统一了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
【派遣杨思勖平定广西、湘西等地蛮族叛乱,收复交趾。】
【派遣哥舒翰连续击败吐蕃,取得青海高原的地形优势。】
【派遣盖嘉运收复了沦陷三十七年的西域碎叶。】
【派遣高仙芝和封常清在葱岭以西的中亚地区和大食争霸,攻灭大小勃律,夺取青藏高原西北部,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
【新立国的南诏甚至苦求欲为臣属而不可得。】
【武则天时期以来的边疆战事不利局面,已经被李隆基彻底扭转。】
……
武周。
武则天脸一黑。
要说就好好说!
别拉踩!
……
【当时之势,大唐各镇共有野战精兵四十九万,优良军马八万余匹,威加海内,涤荡八荒。】
【大唐军威令四方震慑,拂麻(今罗马)、大食、回纥、渤海、契丹、奚、新罗、日本等等七十二藩国皆臣服大唐,纷纷派遣使者来唐向唐玄宗称臣,不敢二心。】
【正可谓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
大秦。
嬴政面无表情的以手捂胸。
来了。
又是熟悉的感觉……
此子,竟不在赢恒赢彻赢世民之下!
嗯…玄孙就叫赢隆基!
就这么定了!
嗯?其实病已也不错。
病已、隆基……
哎呀呀,寡人好难选啊!
一旁的刘邦突觉的浑身发毛!
有杀气!?
眼睛偷偷一瞥…嗬!
脸如死水,目如璨星!
这老儿又在胡乱想些什么?
弄得乃公头皮发麻……
……他不是又在想改名的事吧?
这人怎么总信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啊!
……
大汉。
刘邦捋了捋胡须,满不在意。
“还行,不差。”
“不过朕感觉比病已还是差一点。”
“哎……没办法,一切都是因为朕太强了!”
一旁的吕雉面无表情。
都是那个女人的后代……
命还批的挺准。
……
天幕上。
大唐各地书声琅琅。
朱雀大街的一家酒楼中,坐着一群文人墨客。
他们气度非凡,谈笑风生。
镜头对准一人。
他戴着幞头,一身白衣,倚着窗户不停饮酒。
身旁浮现一行文字。
『诗仙·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对面一位与之相比年轻一些的男子,一同共饮。
『诗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每个人的身边都标注着名字、称号和几句诗句。
『诗佛·王维』
『诗星·孟浩然』
『诗狂·贺知章』
『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王昌龄』
『诗……』
……
【民生武功两把抓的同时,李隆基又建立集贤殿书院,收集历代藏书近五万四千卷,和唐朝学者著述二万八千四百多卷。】
【所谓”藏书之盛,莫盛于开元。”】
【同时编订完了唐朝礼制大全《大唐开元礼》和律法大全《大唐六典》。】
【并且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允许百姓设立私学,更令天下州县每乡必设学校一所,因此哪怕乡间童子亦知礼让。】
【社会经济的发达也导致文化空前繁荣。】
【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贺知章、王昌龄、崔颢、王之涣、高适、岑参……】
【这些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名字,还有书法家“草圣”张旭、画家“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等,都生活在开元时期,留下许多不朽篇章。】
……
汉末。
曹操如鼠掉米仓!
双手连开!奋笔疾书!
好诗!好诗!
好多好多的……好诗!
一旁的刘备与诸葛亮看着两眼真的放光的曹操,同步的远离他一步。
不理解,但尊重。
……
曹魏·明帝时期
曹丕同样奋笔疾书!
“大鹏一日同风起……”
“真是好诗!写的朕的心坎里了!”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诗家天子,有道理!”
“景入理势,诗向言意,这七绝写的,妙啊!”
……
李隆基早死的话,他的评价能超李世民。
武功比不过李世民……特么五千多年历史也没几个人能在武功上跟李世民扳手腕啊……
但也没短板(限早死版),但民生与文治超出了整整一大截!
再加上早死留下的无尽遐想,真的能超。
(本章完)